一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
1)专业定位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于我校“以工为主、理工结合”的专业发展思想而设置,是以机械设计、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为基础的工科专业。本专业聚焦于高端机械装备,培养能够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、研究开发、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。本专业形成了以学生能力为导向,构建以项目实施为主线,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本专业培养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、创新意识、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,能够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、研究开发、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。满足国家和山东省经济及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。
2)历史沿革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8455新葡萄娱乐场网站传统主干专业,其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“冶金机械”专业,1999年起更名为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”专业,2008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,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,2013年获批教育部第一批“本科教学工程”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,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。2018年列入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核心专业,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同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本专业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3)特色优势
专业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,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“泰山学者”设岗学科,2018年获批山东省“一流学科”建设。专业建有山东省教学团队1个,现有专业教师59人,其中教授15人,副教授30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人。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,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、“宝钢优秀教师奖”获得者3名、山东省“泰山学者”特聘教授3名、山东省教学名师3名。
本专业依托有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机械装备摩擦学与故障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等8个国家及省部级实践平台。建有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,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。
4)专业现状
(1)专业基本情况
专业名称
|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
| 专业代码
| 080202
|
修业年限
| 4年
| 学位授予门类
| 工学
|
专业设立时间
| 1958年
| 所在院系名称
|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
|
(2)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
姓名
| 杨勇
| 性别
| 男
| 出生年月
| 197606
| 
|
专业技术职务
| 教授
| 行政职务
| 副院长
| 学位/
学历
| 博士/研究生
|
研究方向和近三年
主讲的本科课程
| 研究方向:激光表面工程,绿色制造
近三年主讲课程:《机械原理》、《机械设计基础》等
|
近三年教学科研
代表成果
(限10项)
| 1. 主持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:面向新经济的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“六环三维”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探索
2.获2020年度青岛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:现代职业教育长学制贯通培养“五元协同进阶式”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
3.获2017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
4.获2018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
5.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
6.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
7.山东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专家
8.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
9.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
10.8455新葡萄娱乐场网站“师德标兵”
|
(3)专业骨干教师基本情况
序号
| 姓名
| 性别
| 出生
年月
| 专业技
术职务
| 行政职务
| 主讲课程
| 研究方向
|
1
| 林晨
| 男
| 1962.07
| 教授
| 副院长
| 机械设计
机械设计基础
| 表面工程
|
2
| 梁森
| 男
| 1962.09
| 教授
|
| 机械制造工艺学
专业英语
| 复合材料成型
|
3
| 孟广耀
| 男
| 1963.04
| 教授
| 副院长
| 液压与气压传动
|
|
4
| 李长河
| 男
| 1966.09
| 教授
| 处长
| 机械制造工艺学
金属工艺学
| 精密磨削
|
5
| 谭继文
| 男
| 1960.09
| 教授
|
| 工程测试技术
| 机械无损检测与故障诊断
|
6
| 万勇
| 男
| 1968.04
| 教授
|
| 工程化学
| 材料表界面结构的调控
|
7
| 王玉玲
| 女
| 1967.01
| 教授
|
| 液压与气压传动
机械工程导论
| 绿色设计与制造
激光熔覆再制造
|
8
| 孙树峰
| 男
| 1968.10.
| 教授
|
| 专业英语
| 特种加工技术
精密机械设计与制作技术
|
9
| 兰红波
| 男
| 1970.06
| 教授
|
| 金属工艺学
互换性与测量技术
| 微纳3D打印
|
10
| 刘晓玲
| 女
| 1972.06
| 教授
|
| 机械设计
精密机械设计
| 润滑理论
|
11
| 王静
| 女
| 1975.12
| 教授
|
| 机械原理
|
|
12
| 杨勇
| 男
| 1976.06
| 教授
| 副院长
| 机械原理
机械设计基础
| 激光表面工程
先进农机制造
|
13
| 陈成军
| 男
| 1979.08
| 教授
| 副院长
| 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
| 虚拟现实
|
14
| 刘富豪
| 男
| 1984.04
| 教授
|
| 机械原理
|
|
15
| 张彦彬
| 男
| 1990.11
| 教授
|
| 液压与气压传动
| 精密磨削
|
16
| 金霞
| 女
| 1975.1
| 副教授
|
| 机械原理
机械设计基础
| 计算生物力学
生物医学工程
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
|
17
| 刘志红
| 女
| 1976.11
| 副教授
|
| 先进制造技术
互换性与测量技术
| 声辐射理论与振动
|
18
| 杨建军
| 男
| 1977.01
| 副教授
|
|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
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
| 微纳3D打印
系统工程优化设计
|
19
| 崔金磊
| 女
| 1979.01
| 副教授
|
| 机械设计
机械设计基础
| 摩擦学与表面工程
|
20
| 战卫侠
| 女
| 1977.03
| 副教授
|
| 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
| 机械无损检测与故障诊断
|
21
| 杨萍
| 女
| 1979.03
| 副教授
|
| 机械设计
机械设计基础
| 润滑理论
|
22
| 彭子龙
| 男
| 1979.05
| 副教授
|
| 液压与气压传动
先进制造技术
电气控制与PLC
| 微细特种加工,微纳3D打印
|
23
| 杨淑燕
| 女
| 1977.04
| 副教授
|
| 微机原理
| 表面效应和润滑机理
|
24
| 栗心明
| 男
| 1979.01
| 副教授
|
| 工程流体力学
互换性与测量技术
液压与气压传动
| 滚动轴承脂润滑与微量润滑
|
25
| 杨发展
| 男
| 1981.03
| 副教授
|
|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
金属工艺学
机械工程导论
| 高速高效加工技术与刀具
智能农机装备开发
|
26
| 江京亮
| 男
| 1982.04
| 副教授
|
| 机械原理
机械设计基础
| 摩擦学与磨粒加工
|
27
| 刘新福
| 男
| 1983.01
| 副教授
|
| 机械原理
| 石油机械工程
海洋工程
|
28
| 蒋汉军
| 男
| 1985.01
| 副教授
|
| 机械设计
工程流体力学
| 机械动力学与故障诊断
新型精密传动与系统
|
29
| 徐铁伟
| 男
| 1982.11
| 副教授
|
| 机械工程材料
| 金属材料成型
|
30
| 王飞
| 男
| 1985.04
| 副教授
|
| 液压与气压传动
机电传动控制
先进制造技术
| 特种加工与微纳3D打印
|
31
| 姜芙林
| 男
| 1985.10
| 副教授
|
| 液压与气压传动
先进制造技术
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
工程传热学
| 激光熔覆
绿色制造
高速加工
|
32
| 梁鹏
| 男
| 1986.03
| 副教授
|
|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
互换性原理与测量
| 润滑理论
|
33
| 柏林清
| 女
| 1987.05
| 副教授
|
| 机械原理
机械优化设计
| 摩擦磨损与润滑
|
34
| 郭鹏飞
| 男
| 1988.06
| 副教授
|
| 先进制造技术
互换性与测量技术
|
|
35
| 王德祥
| 男
| 1988.12
| 副教授
|
| 机械设计
机械设计基础
| 磨粒加工技术
轴承滚道表面状态可控制造
|
36
| 朱晓阳
| 男
| 1988.12
| 副教授
|
| 金属工艺学
互换性与测量技术
液压与气压传动
| 微纳尺度3D打印及应用
|
37
| 刘庆玉
| 男
| 1989.12
| 副教授
|
| 先进制造技术
互换性与测量原理
| 非传统加工工艺与装备设计研究
|
38
| 刘国梁
| 男
| 1990.01
| 副教授
|
| 机械原理
机械优化设计
| 高性能切削加工
功能性微结构设计及激光加工
|
39
| 刘鹏
| 男
| 1990.06
| 副教授
|
| 机电传动控制
金属切削机床设计
| 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分析
海洋工程装备
|
40
| 冯昌平
| 男
| 1991.02
| 副教授
|
| 液压与气压传动
| 高分子加工
高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
|
41
| 孙瑞
| 女
| 1992.05
| 副教授
|
| 机械设计
| 金属表面熔覆制造
多能场复合熔覆成形加工
|
42
| 王东
| 男
| 1977.12
| 副教授
|
| 工程流体力学
|
|
43
| 侯章浩
| 男
| 1988.03
| 副教授
|
| 液压与气压传动
|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设计与3D打印
|
44
| 刘成龙
| 男
| 1990.03
| 副教授
|
| 液压与气压传动
| 摩擦学与限量供油润滑
|
45
| 杨敏
| 女
| 1990.08
| 副教授
|
| 金属工艺学
| 精密磨削
|
46
| 刘琨明
| 男
| 1968.08
| 讲师
|
| 机械制造工艺学
金属工艺学
|
|
47
| 官源林
| 男
| 1983.05
| 讲师
|
| 机电传动控制
|
|
48
| 肖小红
| 女
| 1986.02
| 讲师
|
| 机械原理
机械优化设计
|
|
49
| 仲照琳
| 男
| 1986.03
| 讲师
|
| 金属工艺学
金属切削原理
仪器制造技术
液压与气压传动
| 高速切削
|
50
| 张晓寒
| 女
| 1988.03
| 讲师
|
| 机械设计
工程流体力学
|
|
51
| 徐洋
| 男
| 1984.08
| 讲师
|
| 机械工程材料
|
|
52
| 张洪波
| 男
| 1987.02
| 讲师
|
|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
| 噪声与振动
|
53
| 赵绪峰
| 男
| 1989.11
| 讲师
|
|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
| 精密磨削
|
54
| 马玲
| 女
| 1989.12
| 讲师
|
| 机械设计
机械优化设计
|
|
55
| 杨国海
| 男
| 1961.04
| 工程师
|
|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
|
|
56
| 刘松年
| 男
| 1971.03
| 工程师
|
| 金属切削原理实验
|
|
57
| 侯亚丽
| 女
| 1965.11
| 实验师
|
|
|
|
58
| 崔怡
| 女
| 1973.1
| 高级
实验师
|
|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
(实验课)
| 三坐标检测
|
59
| 战红
| 女
| 1978.01
| 实验师
|
|
|
|
本专业教师获得的人才称号
姓名
| 入选人才工程情况
| 入选年份
|
兰红波
|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
| 2016
|
孙树峰
|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
| 2016
|
李长河
|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
| 2017
|
兰红波
|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
| 2019
|
李长河
| 宝钢优秀教师奖
| 2018
|
李长河
| 山东省优秀发明家
| 2017
|
兰红波
|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
| 2011
|
兰红波
| 青岛市创新创业人才
| 2013
|
兰红波
|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
| 2016
|
孙树峰
| 青岛市创新创业人才
| 2016
|
李长河
| 第八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
| 2014
|
林晨
| 第七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
| 2013
|
孟广耀
| 第六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
| 2011
|
孟广耀
| 宝钢优秀教师奖
| 2007
|
刘晓玲
| 青岛市优秀教师
| 2018
|
(4)教师学生风采或学生活动(附照片,限5项)
图片

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
|

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

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智能制造大赛
|